派出所出经费、给岗位;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,司法局负责培训管理。
2019年,武汉市江汉区试水律师“坐班”派出所制度。27岁的孙哲文成为其中一员。
如今,孙哲文已当上梦想中的刑辩律师,而他的助手开始接力“坐班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律师“坐班”派出所,给律师带来了什么?对于派出所而言,又有哪些变化?
2月25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了孙哲文,以及他曾被派驻的汉兴街派出所。
用温暖的心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
笔挺的西装,头发一丝不苟,谈吐温文尔雅。初见孙哲文,一位专业精英律师形象映入眼帘。
“律师梦源于小时候常看的港台剧。”孙哲文说,剧中律师在法庭上与检控官唇枪舌战,一身正气的形象简直酷毙。
2016年,孙哲文成为一名执业律师。入行之初,接触的案子基本是劳动争议案件与离婚纠纷。
“理想照进现实,在现实中却看不到理想。”孙哲文说,一直在总结、学习,但总觉得有一些环节没有打通。
2019年,江汉区司法局决定派年轻律师到派出所驻点值班。孙哲文有幸成为其中一员。
当时,汉兴街派出所需要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民事纠纷的调解。
在这里,孙哲文接触了更多租赁纠纷、劳资纠纷,口角升级的轻微伤害案件。
“有些问题在法条规定中很明晰,但在现实调解中往往是另一番光景。”孙哲文说,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调解有时都会让人卡住。
一位老婆婆在一家生鲜超市买菜,超市说她拿了菜没有给钱,婆婆坚决否认。超市要求搜身,婆婆不让,拉扯之间,超市报警。
案子到了汉兴街派出所。经过调查,很快发现婆婆并没有偷菜行为。
“案子看起来已经了结了,但是问题远没结束。”孙哲文说,婆婆的生活半径本来就小,在熟悉的环境遭遇这么大的误会,对她来说是难以释怀的。“一方面自己信任的超市错怪了她,另一方面周围的邻居可能会因此对她产生误解。”
民警当着婆婆的面教育了超市工作人员,让其道歉并送婆婆回家。
孙哲文说:“在这里我看到了冰冷案件中一个个鲜活的人,我也决定,在往后的职业生涯用温暖的心去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。”
效率有时体现在专业人做专业事
最近,孙哲文正和同事参与一个项目的谈判。案件复杂,项目中维权人数达数百人。
几个人与众多人谈判,需要快速反应,通过观察当事人的微表情、动作,判断当事人的真实想法。
“谈判技巧也部分来自派出所的耳濡目染。”孙哲文说,初到派出所值班,就认识了调解室的陈警官,陈警官常常在办案时邀请自己旁观,事后还会对重点环节复盘。
“他们也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,有些我们不好处理的案件,律师来了,四两拨千斤就解决了。”陈警官介绍,老百姓习惯了遇到问题就打110。曾经遇到几个人合伙做生意,对外有债务,讨债的人上门,堵在公司不肯走,合伙人报警。
110出警后发现并没有达到治安处罚标准。这时候,律师介入,对合作协议、投资协议从法律角度分析,快速厘清矛盾,给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路线。
双方对峙情绪迅速缓解,公安给出警告,案件迅速化解。
汉兴街派出所副所长张勇介绍,律师驻点派出所,每天大约可以帮助化解110案件以及咨询件数量的四分之一。对于涌入派出所的经济纠纷和家事纠纷,律师也更有经验,能给当事人更直接的帮助。
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胡丽娅说,目前,江汉区已有20多名律师“坐班”派出所,司法局也会结合这一制度给相关执业律师更多的针对性培训。
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)
Copyright@ 2015-2022 大众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